CPM

定义、优缺点,以及与CPT、CPC的区别

CPM,即Cost Per Mille 每千次展示成本(“Mille” 在拉丁语中是 “千” 的意思),是按广告的每一千次展示(Impressions)计算费用的广告计费模式。

CPM的重点是广告的曝光量,比较适用于希望通过大量广告展示来提升品牌知名度的企业。对于企业来说,需要做品牌推广或者需要广泛曝光他们的产品或服务信息,采用CPM投放模式,可以有效地规划广告预算,预先知道大概的曝光成本。

对于广告平台来说,只要他们能够保证一定的流量和广告展示量,就能根据 CPM 的价格获得相应的收入。不过,CPM 广告关注的是广告被展示的次数,而不是用户的点击或购买行为。这也意味着广告主可能为曝光而花费了大量的成本,但这些曝光不一定能直接转化为实际的商业利益,比如购买、注册等行为。不过从品牌传播来讲,大量的品牌曝光可以增加品牌在消费者心目中的记忆度,是品牌建设的一个重要阶段。

 

CPM的计算

CPM计算的是广告一千次展示的费用,公式为:

CPM计算

例如,广告主支付1000元进行广告投放,而该广告展示了10000次,则CPM为100元,这意味着广告主需要花费100元才能让广告展示给1000人。

CPM的优缺点

优点:

CPM广告的成本较低,可以通过较低的预算覆盖广泛受众,大量展示品牌广告。例如,新化妆品品牌通过CPM广告在美妆网站等平台展示,以合理价格短时间内让大量目标受众看到品牌,产生初步印象。然后持续低投放CPM,反复展示强化品牌记忆,使品牌在消费者需要相关产品时更易进入考虑范围。

缺点:

CPM不直接反映用户互动和转化效果,很难直接衡量广告对销售、用户注册等实际业务目标的贡献。与 CPC(按点击付费)或 CPA(按行动付费)等模式相比,CPM 无法直接体现广告的投入产出比。例如,很难判断这 10000 次展示所带来的品牌认知提升是否能转化为具体的产品销售,或者转化的具体数量是多少。另外,部分展示可能是无效的,比如广告展示给了非目标受众或者是快速滚动页面而没有真正看到广告内容的用户。

CPM广告和其他广告计费模式的区别

1. CPM(Cost Per Mille)与 CPT(Cost Per Time)的区别

(1)计费依据

  • CPM:是按照广告展示次数来计费,以每千次展示为单位计算费用。例如,一个网页广告位的 CPM 为 5 元,当这个广告被展示了 10000 次时,广告主需要支付的费用是50元。
  • CPT:是按照广告投放时间来计费。比如,在某个热门 APP 的开屏广告位投放广告,以一天为单位,CPT 为 10000 元,那么广告主只要投放一天,就需要支付 10000 元,无论这一天内广告展示了多少次。

(2)应用场景

  • CPM:适用于需要广泛曝光品牌形象或者产品信息的广告。像一些快消品品牌,希望让更多的消费者看到自己的广告,提高品牌知名度,就会比较倾向于 CPM 这种计费模式。
  • CPT:更适合一些有时间限制的广告活动,或者广告位资源比较稀缺的情况。例如,在重要的体育赛事直播期间,投放赛事直播平台的广告位,一般采用的就是 CPT 模式,买断某个时间段,确保在赛事期间自己的广告独占该广告位。

2. CPM 与 CPC(Cost Per Click)的区别

(1)计费依据

  • CPM:如前面所述,关注的是广告的展示次数,只要广告被展示给用户,就会计入计费统计。
  • CPC:是以用户点击广告的次数来计费。例如,一个搜索引擎广告的 CPC 为 2 元,只有当用户点击了这个广告,广告主才需要支付 2 元。如果广告展示了 1000 次,但只有 10 次点击,广告主只需支付20元,而不管展示的次数是多少。

(2)应用场景

  • CPM:主要用于品牌推广等注重曝光的广告场景,广告主更在意的是广告被多少人看到,例如新品牌上线,希望快速提高品牌的知名度和市场认知度。
  • CPC:对于那些更关注广告实际效果,希望获得转化(访问广告链接后的产品详情页、注册账号或者购买产品)的广告主来说,CPC 是比较合适的计费模式。

总而言之,如果你的主要目标是通过广告增加曝光率而非直接转化,那么CPM是一个理想的选择,通过投放CPM,可以提升品牌知名度和扩大受众群体。

留下评论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